日常食用油的安全与使用很重要,油是不可缺少的,在饮食当中,食用油吃多,身体各种疾病找上你,如何正确食用呢?炒菜油量的撑控方法是什么?
一瓶好油满足3个标准
焯煮菜、做汤
适合这类烹调方法的油有亚麻籽油、芝麻油、葡萄籽油等。此外,焯煮菜还可以用煮鸡汤、肉骨汤、羊肉汤等上面的浮油。
拌凉菜
可以用橄榄油,也可以选坚果油和种子油,比如核桃油、杏仁油、等。这些油通常不经过精炼,保持了原料的香气和营养价值。
按饮食习惯分类
常吃猪牛羊肉的人
已经从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动物脂肪,尽量就别再吃动物油了。可以适当吃些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,如大豆油、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。
肉吃得少的人
偶尔可以用动物油烹调,比如把炖排骨的浮油,放凉后捞出来煮冬瓜等。
素食主义者
饱和脂肪摄入太少,可以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茶籽油、橄榄油等,以及含有一定量饱和脂肪酸的花生油、米糠油等。
豆制品吃得多的人
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很充分,就没必要常用豆油、葵花籽油、玉米油做菜了,可以换成橄榄油、茶籽油、花生油、米糠油等含更多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。
做菜少油的7个绝招
很多中国家庭都是“吃油大户”,大家也日渐知道油太多与肥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密切相关。其实,烹调上的一些小改变便能帮你减油。
搭配有讲究
少油不是只追求一餐中一个菜少油,而是整桌菜都应该控油。
要注意食材上鱼肉类与青菜类搭配,烹饪上红烧煎炸等油大的方式和蒸煮等油少的方式搭配。
素菜用好佐料
建议在烹调素菜时少用油,可借用鸡汤、蚝油等比较浓郁、鲜美的佐料调味,比如腐乳炒空心菜、蚝油扒生菜等。
吸油菜先蒸或干炒
茄子等非常吸油的菜,为了避免“吃”油过多,可以在做烧茄子前先蒸一下;或在炒茄子时,先不放油,用小火干炒一下,等茄子中的水分被炒掉,茄肉变软后,再用油烧制。
肉类先腌会儿再炒
我们可以通过提前腌制食材达到提香、入味的效果,这样炒菜时即使放很少油也会很香。另外,蒸炖肉类时,放点香菇、蘑菇增鲜,烤鱼前放点孜然、小茴香、花椒粉等,即便少放一半油,味道一样扑鼻香。
用焯水代替过油
我们可以把过油改成焯水,用沸水的温度把肉快速烫熟,然后再加入青菜炒一下即可。因为肉类本身富含脂肪,只要加热迅速,口感就很好。而且,焯水后食材表面有一层水,隔绝了油的渗入,菜也会清爽很多。
五花肉先煸炒
对于五花肉、肥牛等油脂含量较高的肉类,可以把肉下锅后,先煸炒两三分钟,使肉里的油充分析出,再加入其他食材进行翻炒。这种做法与传统的炼猪油类似,这样既省油,菜又不油腻。
装盘前先控油
炒好的菜先不要急于出锅装盘,把锅斜放两三分钟,让菜里的油流出来再装盘。青椒、豆角、荸荠、莴笋之类的蔬菜吸油较少,用这种方法能有效避免食物浸泡在油中,让我们在不知不觉摄入很多油脂。
总结:这些油的食用方法,撑勺人员学会了吗?平时在家要注意了,不要过多食用,否则疾病就来了。